首页>基础知识>品鉴混色釉——似是姹紫嫣红开遍>
品鉴混色釉——似是姹紫嫣红开遍
2015-08-13 13:56:232718 浏览/0 评论新闻来源:华夏收藏网分享
华夏收藏网讯 玩瓷器是口味越来越重,其实干什么事情都一样。瓷器玩久了,许多藏友会渐渐地喜欢关注和收集一些比较特殊的品种。在此,奚风瘦马老师特意给大家简单分享和介绍几种低温混色釉瓷器。

  低温混色釉,这个名字是老师自己取的,是指将多种颜色或色阶的低温釉(彩)混合在一起,并在已烧成的白胎上作装饰的一种装饰手法。也是传统低温杂色釉瓷器里的一类特殊品种。

  首先要说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康熙虎皮三彩,也算一代名品了,属于釉上素三彩的大品种,名字取得恰如其分,工艺是局部涂抹,有少许自然流淌晕散。

  仿木釉,雍正官窑首创的名品。这个纯粹是画的,像不像木纹就完全看作者水平了。总体来说雍正的最像,且花样多,估计能看出木头的品种。乾隆的也像,但颜色比较单一了。后期的基本就不太像了,只剩个意思。

  仿木釉

  仿石釉,基本情况和仿木釉差不多,也是雍正的创新品种,画的好的直如大理石屏,让人叹为观止,但极少。乾隆什锦盘中仿石釉很多,效果却很一般。

  仿石釉

  下面这种混色小盘也是较早出现的了,乾隆什锦盘里偶尔会有这个品种,一直到清末还有。这个品种和虎皮三彩的区别,其实也就是粉彩和五彩的区别。

  混色小盘

  这种翡翠釉只是一个绿色,两种色阶,通过吹釉的工艺上局部深色绿彩。曾见过馆藏清晚期翡翠釉的如意,倒确实有点翡翠的感觉。民国以后常有仿制,但格调已经很低了。

  翡翠釉

  绞釉,算非常稀见的混色釉了,工艺不明,估计是将多种釉汁搅拌后蘸釉的,应该属于仿绞胎玻璃的工艺,十分特殊,别具味道。看了这件藏品,让人不禁感叹原来古人口味也这么重。

  绞釉

  看了上面的精美的低温混色釉瓷器,可能不少藏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像这样的圆形或碗状的瓷器,究竟该如何制作拍摄其全景图呢?

  下面小编想就此问题跟大家分享奚风老师的一个小教程。

  一、所需工具


  相机、电脑制图软件(photoshop等功能较强的)。

  二、制作步骤

  1、拍摄

  对于许多制作性工作来说,好的原料是成功的关键,制作瓷器的展开图也是如此。

  在拍照时一定要注意:

  1)拍摄多张照片时,器物和相机的位置尽量相对固定,以便于后期拼接。

  2)拍摄时器物仅作小角度旋转,旋转一周至少拍摄8张图片,尽量减少画片中间部分的变形。

  3)认真布光,尽量保持光源一致,避免画片中部的光斑。如果随意拍几张,亮度不一致的话,后面调整就困难了。

  4)拍摄角度尽量与画片平均意义上垂直,减少画片的走样。

  好的拍摄是制作成功的一半,一定要认真设计,切记!

  2、拼接

  主要步骤如下:

  1)裁图。将拍摄好的照片,导入图像处理软件(以Photoshop为例),各占一个图层,依次裁取中部变形相对较少的部分,图片之间确保有较大的交叉部分。

  2)确定每幅小图的中线位置。对于帽筒等器物来说,图片上下一般宽,比较好处理些,可以省去这一步骤。对于盘碗之类的器物,由于本身画片上部和下部宽度不一致,在展开时需要做适当的处理,因此对于每幅小图,首先要确定好上部和下部的中心位置,在后续调整时,尽量保持这些中心位置不要变化。

  3)初步变形拼接。利用photoshop的任意变形工具,将稍带圆弧形的图片上、下部调整平整,并让画片的重复部分尽量叠压在一起(可将图片适当调透明,以便于操作)。

  4)精细拼接。从总体效果上看一下,基本能连成完整画面后,就需要精细拼接了。将两张画片完全调整到精细对接在一起,时间成本比较高,可以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图画要素为主,各要素间相互拼接,就比较快了。(为了做出宣纸上的效果,我这个例子用的是抠图再拼接的方法,这个比直接拼接更麻烦一点)这是个细活,从画面中间往两边慢慢逐一调整,稍微有点瑕疵没有关系。把各图层的画片拼接起来,各处线条基本连续,这时就可以合并图层了。

  5)最后修缮。在拼接好的画面上检查存在的缺点,用橡皮印章等工具做补充调整,完成整个画面内容。

  3、布局,衬托

  整个画面处理好以后,可以找一些纸纹图片做背景,按照绘画的样式进行布局,适当裁剪好背景纸的大小,使整个画面放里面刚好合适。

  布局好主要纹饰,将题款、印章等其他小元素做装饰性布局。

  基本就大功告成了。有没有小小震撼的感觉?

  整个过程需要2小时以上,还需要一定的图像处理和美术功底哦。

  玩瓷器的乐趣,不完全在买东西,欣赏一件藏品,做一些这样的小游戏,不也是乐趣所在?

  制作成果图如下:






  原帖地址:

  <http://jd.cang.com/1295278.html>


  <http://jd.cang.com/1376309.html>
华夏收藏网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收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dmj@cang.com。

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收藏网”。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凡来源为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的转载稿件,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需转载,请自行与来源方获取版权。

发表评论
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