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律法规>传承文明 保护遗产>
传承文明 保护遗产
2008-10-08 00:00:004721 浏览/6 评论新闻来源:分享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物。在中华崛起和盛世收藏的大背景下,旨在"传承文明,保护遗产,促进交流,怡养情致"的"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办,这是华人收藏家的盛会,是传承文明、保护遗产的盛事。

   一、中华文物传承中的海外民间收藏

   此次"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主题是"收藏:感知文明 怡养情致"。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培养人们素养和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葆有这种优良的历史传统。随着新中国的崛起,世界华人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内外华人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得到空前的提高,华人收藏家队伍不断壮大。从鉴赏文物到收藏遗产、从传承文明到弘扬精神,这个由形而神的发展经过是海外民间收藏的演进历程。同时,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和交易的日渐繁荣,收藏家以及相关的艺术家、经纪人、鉴赏家、投资家、传媒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成为一种需要。正是世界华人政治地位的上升、经济实力的坚强和文化水准的提高,才导致了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成功举办。

    中华文明在创造的同时注重继承,由此实现着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继往开来。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流落海外的文物至少有数百万件,散布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几百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这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正常渠道传播到海外的,但大部分是通过战争劫掠、盗窃走私或其他非法途径流失的。百年多来,中华子女从没有放弃过实现中国文物回归的努力。新中国诞生以来,新政府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征集、收购和抢救数量庞大和品质精美的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以国家级博物馆为核心的政府收藏机构始终承担着这个重任,新中国建立以来,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馆从海外征购、征集、抢救了大量珍贵的中国文物,取得了斐然的成果。近十几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拯救流失文物的力度:1998年3400余件中国文物从英国索回;2001年走私出境的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彩色石雕像从美国成功回归;2001年龙门石窟石雕佛像1件由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归还中国;2003年陕西西安汉墓中被盗掘的6件陶俑从美国追回。另外,瑞典东亚博物馆将1件汉代陶马于2005年归还中国;被盗的山东博兴北朝石刻菩萨造像于2008年由日本美秀博物馆无偿归还我国,等等。

    同样作为促使海外文物回归的有生力量是海内外华人收藏家。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长和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国内企业、民间团体乃至个人参与收购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热潮。这股热潮的主流是对中国文物的认知度急速提高的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针对这一新情况,2002年国家财政部设立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支持国家文物局开展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工作,以规范民间组织的征集行为,进一步做好海外珍贵文物回流工作,建立一种健康有序的海外文物回流机制,对海内外中国文物的收藏和回归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2004年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实业家张永珍将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春季拍卖会上拍得的一件雍正官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2006年美籍华人范世兴、邓芳等人购买流失美国的31件汉阳陵陶俑并捐赠给祖国;2007年港澳知名爱国人士何鸿 购买圆明园海晏堂御制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的马首铜像,并宣布捐赠给祖国……海内外华人收藏家的这份爱国之志在不断推进流失文物回归的同时,也推进了华人收藏文化的研究。

    中华文物传承中的海外民间收藏,从早期自发阶段开始进入了有组织、有研究和有交流的发展阶段。此次大会的任务之一就是拟组织世界华人收藏家分别就华人收藏文化发展史、华人收藏文化地域特色、华人收藏界的组成结构和华人收藏门类分析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推出有份量的学术报告,同时举办论坛和展览,出版图书。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公益性的活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为此作出了积极贡献。

    传承中华文物、弘扬民族精神需要更多的海内外华人团体的积极参与。纽约、伦敦有亚洲艺术节,上海也是亚洲艺术创作、交流、交易和收藏的中心之一。上海的"四个中心"、"四个率先"的建设目标和践行为召开 "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创造了条件。"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传承文明,保护遗产,促进交流,怡养情致"的理念引领下,以华人收藏家为主,兼容艺术家、艺术机构和企业财团的参与,努力促进艺术繁荣和艺术品收藏,积极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将为中华文物传承奉献一片赤诚之心。

   二、上海博物馆藏品中的海内外华人贡献
  &n

相关资讯

华夏收藏网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收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dmj@cang.com。

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收藏网”。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凡来源为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的转载稿件,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需转载,请自行与来源方获取版权。

发表评论
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客服